找到相关内容454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自相、相违义与似宗——《因明入正理论》梵汉对勘和研究之二

    mukhena)这一对于“五相违”似宗的总结语,在《集量论》中已经出现。[21]吕澂先生和法尊法师的翻译分别如下:  吕澂译:此皆遮遣法自相门,如是应知于法、有法差别及自性,亦有其例。[22]   ...22] 丘檗:《集量论释略钞注》,成都:成都佛学社,1934年,页十五右。  [23] 法尊:《集量论略解》,第61页。  [24] 善珠:《因明论疏明灯抄》,第340页。  [25] 本文凡提到“...

    汤铭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23238773.html
  • 20世纪西藏密教研究综述

    年代,九世班禅、贡噶呼图克图、诺那上师等一大批藏族高僧赴内地传法, 大勇法师率领赴藏学法团到藏区,揭开了本世纪藏密研究的序幕,其间断断续续,经历了许多曲折。法尊、能海和观空等汉族法师曾历经艰辛涉足西藏...方面的丰硕成果。在大陆,法尊、张建木等人撰文,则从宏观上把握藏密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  5、典籍翻译与研究  藏密典籍翻译是藏密研究的基础,此项工作开始于本世纪初。20年代,大勇法师的赴藏学法团培养...

    许得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3039100.html
  • 近今密宗热之反思

    觉心要修证次第》、《大圆满虚幻休息妙车解》、《大圆满禅定休息妙车解》等。  汉僧入藏学法者,以大勇法师为首,他受白普仁、多杰觉拔影响,于1924年在北京成立“藏文学院”,武昌佛学院大刚、超一、法尊、观空、...1929年英年早逝,留下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的译著。团员中,超一、观空、严定、恒演、广润、朗禅、大刚、密▲、密严、密悟、密慧等留康学习,超一法师先回内地,在京沪无锡等地传法,译有《大白伞盖经》等小品。大刚、法尊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4239628.html
  • 华雨香云(四)

    』,西藏也有译本,还有梵本的「菩萨地」);还有说一切有部的『大□婆沙论』。太虚大师曾经提议,把这三大部译为藏文,并由法尊法师先译『大□婆沙论』(没有完成),也就是对中国佛教宝藏的珍重!   民国五十六...传说的九百偈本,大抵即指这有部所集本而说。铜□部所传的巴利语本,法舫法师在锡兰时,曾有一译稿。可惜不曾精勘整理,他就去世了!最近由了参法师译为华文,参考舫师的旧稿,只引用了数颂,其他都从新译出。这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3840526.html
  • 华雨香云(六)

    佛法是不能分割的。所以大师曾经说过:「我不是一宗一派的学者」。如法舫法师法尊法师等,都是站在佛法上来修学的,大家都想尽可能的多学一点,都不能硬性的说他们是某一宗的学者。有时碰到人问我:「你是学那一宗...对于守老的印象,受了师友们的影响而变了。他曾与象贤法师诤辩唯识空有,对唯识宗采取敌对的态度。尤其是解说唐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,而不依奘公所传的唯识学,照着自己的意见而强解一番,使人不能同情。同学们虽尊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4040528.html
  • 教制教典与教学(一)

    奇怪)!记得法尊法师从西藏(绕道印度)归来,披起南方佛教常用的黄袈裟,上宝华山去。知客师问他:「怪模怪样,穿的是什么」?「袈裟」。知客师叽哩咕噜的说:「袈裟怎么不三不四的」。问起来山做什么?「看密师父...」早被某些同袍所乐予采用了。鼓吹「现代僧伽」的闽南佛学院,也曾试用新的制服,据说曾用过一次。僧众受军训,受救护训练,各处都有过不同形式的新装。这些,都是抗战以前的旧事。抗战期间,『海潮音』编者福善法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4040688.html
  • 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

    世亲《摄论释》卷五第五页)  宗喀巴大师在引了《摄大乘论》说如幻等八喻的前二种后指出: .即(使)以幻事作“不实”喻,亦须分别中观、唯识于“不实义”引喻之理,勿令紊乱。(法尊法师译、汉藏教理院...”一节时说:  ……若尔,如自证分为后忆念因,知前亦有,念亦应尔者,不然!心许前有体之上更立用,今已不许前有念体后念等生,何以得以念例于心也。   灵泰法师的《疏抄》解释道:  如自证分为后忆念因者...

    巨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0541202.html
  • 佛、苯斗争和吐蕃王朝的终结

     [15]、《贤者喜宴》七品152,《西藏王臣记》王沂暖译本P63。  [16]、王辅仁《西藏佛教史略》P28。  [17]、关于桑耶寺修建的年代,法尊法师认为是762——766年,伯戴克(意大利)...

    古子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2541680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试论归依体的获得、破失及守护

    修行正行供养)等内容,可参看有关经典及《广论》、能海上师所集《菩提道次第心论》的相关论述。     三归之后,应行与应止的内容还有很多,《瑜伽师地论》中有详细的解说。法尊法师在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...  宗舜法师:试论归依体的获得、破失及守护   归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。《优婆塞戒经》说:“若男若女,若能三说三归依者,名优婆塞、名优婆夷。” 宗喀巴大师在所造《菩提道次第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5741716.html
  • 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

    困难与困惑。有鉴于此,太虚大师在《佛法概论》里提出了五乘共法、三乘不共法、大乘不共法的次第;印顺法师的《成佛之道》,也有同样的阐述;法尊法师翻译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里,更明确地提出了由下士道而中士道、...传入中国,最初也结合了中国的本土的老庄、黄老、儒家之学,在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中,逐渐形成带着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。   在汉传佛教中,唯识宗基本保持了原貌,但玄奘法师在翻译《成唯识论》时,选择护法的观点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541940.html